近日,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2025-2026年度市级及崆峒区党政机关会议服务开放式框架协议采购”首批供应商征集工作,7家供应商成功入围。此次采购以财政部《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为指引,全面推行“两阶段采购”创新模式,依托甘肃省框架协议电子化采购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为规范多频次、小额度采购活动提供“平凉经验”。
优化流程 两阶段提升效能
按照《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采用“两阶段联动”机制。第一阶段通过公开征集、资格审核,科学制定场地设施、服务能力等标准化指标,择优确定入围供应商并订立框架协议。第二阶段采购单位按实际需求在入围供应商中自主选定供应商,实现“一次招标、分次履约”,兼顾采购灵活性与规范性。通过“封闭优选”与“开放竞争”互补,既保障服务稳定性,又激发市场活力。
全流程电子化 零跑路高效便捷
依托甘肃省框架协议电子化采购系统,实现需求征集、公告发布、文件获取、协议签订、合同授予等全流程线上办理,供应商“零跑路”即可完成签约。系统实时归集供应商报价、履约评价等信息,形成价格透明可查、服务全程追溯的监管闭环,采购透明度显著提升。
惠企利民 释放活力助发展
严格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通过免收投标及履约保证金、入围即签约等惠企举措,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效能,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资金压力。利用多维度供应商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实现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双提升。
动态监管 质价相符保公平
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将履约评价与动态考核挂钩,对服务质量不达标或违反协议的供应商取消资格。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履约预警,确保会议场所服务质价相符,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下一步,该中心将以此次“两阶段采购”实践为样板,持续拓展框架协议采购在货物、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优化电子化平台功能,强化标准化建设与动态监管,推动政府采购从“程序合规”向“效能提升”转型,这一成功范例标志着平凉市政府采购正式迈入“两阶段高效协同、全流程数字监管”新阶段,为深化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