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数智赋能提质效 阳光交易再升级

2025-11-04
来源:淮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今年以来,淮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完成交易系统72项功能优化升级。通过打通流程堵点、强化数字监管、深化数据共享,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实现“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监管增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交易效能跃升:从“跑腿办事”到“指尖操作”

交易全程“一网通办”。开发产权交易竞价、拍卖系统,取消场地预约审核环节,实现场地预约线上“即选即用”;完善开标大厅功能,优化交易主体登录流程,开发质疑自动分发提醒功能,改进合同签署展示信息,提升电子档案系统,“过程可追溯”“数据全留痕”的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更加高效。CA互认“一证通行”。打破区域交易壁垒,积极推进移动CA全国互认对接开发联调,企业通过“移动扫码”即可完成相应的系统登录、扫码签章、文件加密解密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各类经营主体“一处办证、处处可用”。信息展示“一站通览”。网站首页预公示栏目重构为“4+1”信息矩阵(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其他交易+市县分栏),新增产权、土地交易项目异常栏目,项目信息检索准确率提升至98%。中标通知书支持导出功能,工程新增行业分类、企业类型、投资项目类型等15项指标,数据统计效率提升40%。

监管服务规范:从“人工监督”到“数字监管”

交易服务规范化。推进招标文件范本、评标办法及招标投标工具电子化改造,优化交易范本8套,新增工程、采购范本8套,实现招标投标文件的格式化、标准化,有效减少因交易文件不规范引起的质疑投诉。见证监管数字化。深化见证监管联动,形成“问题发现—问题移送—问题处理—处理情况反馈”全过程线上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交易行为动态留痕、流程可溯、责任可究。合规预警智能化。评标基准价系数在线随机抽取拓展到公路、水利项目,异常低价自动预警功能上线,专家登录安全码+打分监测双保险,对围标串标立起“防火墙”。全省率先推行“合同智能检测”场景应用,自动比对中标合同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一致性,有效降低合同履约纠纷率。

信息共享深化:从“数据孤岛”到“互联联通”

资源共享“一张网”。深度对接国家四库一平台、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等系统,共享企业资质、立项信息等数据,减少重复填报和材料上传57项,平均压缩交易前期准备时间 30% 以上。适配省评标评审专家库4.2版本接口,按要求调整专家库专业及品目信息,确保专家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高效调配与共享。监管协同“一体系”。建设工程项目注册增加招标计划编号,中标通知书新增企业类型选项,数据实时规范推送至省级监管网;调整大数据系统项目统计归类,优化项目全景画像,为交易数据分析与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惠企服务“一延伸”。联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整合交易行为、公共信用、市场经营数据,创新“以数据为媒、以信用为桥”的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银行精准贷”。目前,已为31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2.16亿元。

安全防线筑牢: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

系统防护“零死角”。统一网络配置标准,规范办公区、开标区、评标区等网段划分,实施网络逻辑隔离改造,病毒横向传播风险归零。优化评标系统人员权限,实施境外IP访问拦截、评标区IP白名单管控,及时更新网站域名SSL安全证书,保障拦截高危攻击。档案数据“双保险”。持续优化项目资料归档功能,项目文件、网页、表格、图片等信息自动抓取,实现全要素一键归集。档案系统新增动态水印、防篡改哈希值校验,电子档案归档效率提升80%。应急响应“全天候”。构建“技术+人员” 双轮驱动保障体系,智能监控平台对核心设备实施 24 小时实时监测,系统自动触发告警并推送至运维终端,实现风险 “秒级感知”;建立“7×24小时”运维值守制度,重大活动保障零失误,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筑牢信息安全屏障。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