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延伸服务触角 助企纾困解难

2025-11-12
来源:淮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我们以前是中标时欢欣鼓舞,开工后资金告急。真是陷入两难的境地。”10月18日,安徽国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付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道。而安徽国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遇到的境遇,却曾是众多中小微企业的真实写照。

  面对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淮北市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创新实践中主动延伸服务链条,深度挖掘交易数据价值,创新打造“以数据为媒、以信用为桥”的融资服务模式,构建起政银企良性互动、多方共赢的新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已为31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2.16亿元,通过电子保函服务为企业减负4.71亿元,有效释放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破解两难困局 贯通信息孤岛

  在宏观经济波动背景下,企业与金融机构均面临挑战。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在实践中发现,企业在“中标即开工”后,常因履约保证金、材料采购、人工工资等面临“开工即缺钱”的现实难题。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传统融资模式下,企业需“跑银行、填材料、找抵押”,银行则需“筛选信息、核实资质、研判风险”,形成了“企业融资难、银行获客难”的双向困局,信息不对称成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的“堵点”。

  面对“堵点”,如何疏通?该市公共资源交易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协同发力,拿出了创新的“治疗方案”。推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市信用融资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彻底打破“数据孤岛”。系统自动关联企业的中标信息、履约评价等交易行为数据及行政管理等公共信用信息,构建起“信用+交易+金融”的生态闭环,将沉睡的中标数据转化为企业“可量化、可验证”的信用资产,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精准高效的风险评估依据。

  创新服务模式 打通融资梗阻

  “以前申请资金,我得来来回回跑几趟。现在只要用这个‘易路同行’专属融资码填写就可以,十分方便。”安徽国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付经理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淮北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创新“一网聚合金融产品、一码填报融资需求、一键直达金融机构、一图绘制信用画像”全链条服务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银行精准贷”。

  一网聚合融资产品。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淮北站),专门设立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的子平台——“相易贷”专区。专区汇聚徽商银行、淮北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的“中标贷”“政采贷”“应收账款质押贷”等10余款信贷产品,覆盖短、中、长期融资需求。同时,可根据企业中标金额、项目类型,自动推送适配的相关金融产品。

  一码填报融资需求。企业无需提交纸质材料,通过手机扫描“易路同行”专属融资码即可进入融资需求填报页面,系统自动匹配交易项目信息(如项目名称、项目金额、项目工期等),仅需补充少量动态信息(如资金缺口、期望利率和期限等)。企业确认信息后,需求即可推送至金融机构。

  一键直达金融机构。平台链接辖区内12家银行,企业在自主选择合作机构的同时,系统还能根据资金用途、金额、期限等信息,结合企业信用评分、中标项目类型,筛选匹配度最高的2家金融机构,推送需求详情,最快可实现“当日响应、24小时内反馈”。

  一图绘制信用画像。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实现信息推送和数据共享,利用系统模型自动匹配分析中标企业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司法判决信息和生产经营信息,从交易信用、公共信用、市场信用等维度绘制企业“信用图谱”,为授信流程“加速”,让企业能凭好信用拿到低利率贷款。

  延伸交易触角 释放信用红利

  好举措不是一阵风,只有常态长效才能持续“落地生金”。

  为确保创新模式长效运行、红利持续释放,我市着力构建并完善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动服务与政银企联动机制,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惠企利企。

  结合“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将中标企业融资需求摸排纳入常态化工作,对照中标企业清单,深入基层一线为企业送政策。精准识别并服务有融资需求、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努力当好银企“连心桥”,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

  同时,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全市范围的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座谈会,推动服务下沉与需求摸排常态化。搭建政银企常态化沟通平台,及时明晰企业诉求与金融机构关切,为优化“相易贷”、电子保函等服务功能找准方向,不断提升平台服务效能。

  “我们为中标客户提供‘中标贷’‘政采贷’等定制化融资服务及结算、电子保函等配套金融服务,成功落地信贷业务,拓展优质客户,夯实客户基础,提升支行在本地相关领域的业务渗透率与品牌影响力。” 徽商银行淮北相阳支行负责人李伟龙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借助“相易贷”平台招投标记录、中标信息等精准触达本地工程建设类中小微中标企业客户。

  如今在淮北,“信用换贷款”已成新常态。这座创新之城正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书写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生动篇章。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信用+交易+金融”创新,进一步拓展电子保函等应用场景,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为淮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